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陶声依旧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日志

 
 

(原.编)多难兴邦  

2008-05-20 16:33:40|  分类: 祝福中国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5月19日--21日全国哀悼日,国旗低垂、山河齐哀--彰显对生命的尊重,5月19日下午14时28分,汽笛长鸣、举国同悲--这是对逝者的安息。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以此祈福伤者,激励国人!

      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灾难,但我要说的是:多难兴邦!!!一份份哀默,凝聚成宏大的爱国之心,一阵阵长鸣,激励着国人为中华之复兴而奋斗!

      我至今都在幻想,如果5月12日的时间永远停留在下午2点以前该多好!

      我幻想着,如果没有那个可怕的下午,汶川就不会发生大地震,北川就不会被夷为平地,都江堰也不会遭受那么大在灾难。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那个可怕的下午,那些可爱的孩子,那些可亲的人们就不会失去生命,无数个家庭也不会破裂。

      然而,眼泪却告诉我,我的幻想太不合现实。那倒塌的房屋,那变形的道路,那浸透了人们鲜血的废墟,真切地告诉我:我们最爱的四川已经被5月12日下午发生的那场地震改写了历史,无数个家庭也因此而消失。

      5月12日那天下午,看着电视上转播着:地底下传来的巨大的轰隆声,人们以飞快的速度从不停摇摆的楼上奔跑而下时,我没有哭;看到许多人站在安全地带,颤抖的手拨不通同学的电话时,我没有哭;看到许多人联系不上家人时,我没有哭。然而,当我从电视里知道温总理已经乘飞机往灾区来时,我眼里满是泪水,因为我知道,总理的到来,说明我们深深爱的四川出了大事!我们深深爱着的四川遭难了!

      从5月12日那天下午开始,我的眼泪不停地留。那勇救学生献出生命的老师,那一个个看似熟睡着却永远也醒不过来的孩子,那遗落在瓦砾堆中的书包和鞋子,无一不让我哽咽,无一不让我生出无尽的痛苦。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这样多的惨烈画面,特别是关于孩子、关于学生们的惨烈画面,我抑制不住地侃然泪下!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坚强,坚强得让心都带了壳。可是,这场地震中的点点滴滴却差点让我的坚强土崩瓦解:“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的跪求让我泪流满面;一位中学生被压在水泥堆下,手腕上牵着根输液管,脸庞尚留血渍等待救援让我泪如雨下;央视主持人在直播中的泪眼让我哽咽无语。更让我这个坚强的人肆意泪流的,是我们可敬的总理:“别哭,别哭,……以后政府会管你们的,你们就象在家里一样。…….这是一场灾难,要好好地活下去!”我知道,当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四川的版图上时,总理的话成了所有受灾群众的支撑力量:“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就要付出100%的努力!”“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好好地活下去!”

       经历了5月2日下午的强烈余震,那种惊恐,那种无助让我想到了埋在废墟下的人们,他们经历了何等的恐惧打击!两个素不相识的同学互相鼓励着战胜黑暗和恐惧,成为得救的幸运儿;一个已经安全的孩子用双手边刨被埋的同学,边给黑暗中的同学鼓励;一位美丽的女生在废墟掩埋下打着手电看书等待救援。他们是恐惧的。在黑暗袭来的那一刻,他们多么渴望有人能拉他们一把!

      没有神力之手能在灾难来临的时候给予他们帮助,很多生命在这种黑暗中痛苦地消失,留给幸存的亲人无尽的痛苦和思念。然而,活下来的人们必须好好地活着,逝去的亲人在天堂也希望看着他们好好地活。站在捐助台前,面对那一笔笔大小不一的捐款,除了感谢,更多的还有我的眼泪。没有人笑话我的眼泪,没有人说我脆弱,因为他们和我一样,都在为那些遇难的人们悲伤。

      我很幸运,没有在这场地震的重灾区,我的生命还在,我的亲人一个都不少;我很幸运,我还能为幸存的人们献出一点绵薄之力;我更幸运的是,我见证了人世间博大的爱!一位八十多岁的转业军人,住在破旧的房子里,穿着褪色有补丁的衣服,却为灾区捐款10000元;一群受灾的群众拒绝了政府提供的救济款,他们说:“比起重灾区的人们来,我们这点灾不算什么。这些钱拿去捐给重灾区的人吧。”十多位五保老人自发组织起来,从自己不多的生活费中捐出几十元、上百元,他们很“惭愧”:“我们的钱太少,帮不上多大的忙。只能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意了。”......

      我无法完整地记录下每一个动人的点滴,我无法清楚地叙述每一个无私的故事,我只知道,在我的眼泪中,我听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汶川,加油!”“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评论这张
 
阅读(157)| 评论(1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