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陶声依旧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日志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2016-11-28 14:51:29|  分类: 教学相长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走过很多园林,见过不少美景。然而风景中的那些古建筑,你却不一定都认识,比如: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到底有什么区别?且听一一道来。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最为常见的亭子,不仅是供人憩息的场所,也是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亭子的结构简单,其柱间通透开辟,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

    代表建筑:


    【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兰亭】

    遥想兰亭下,

    清风满竹林。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兰亭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块圣地。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四十多位名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并做流觞曲水之雅事。趁着酒兴,王羲之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后人称“天下第一行书”。


    【爱晚亭】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始建于1792年,名字来源于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高出地面而建的平面建筑物,是一种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开放性的建筑。

代表建筑:

【郁孤台】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海拔131米,是城区的制高点,赣州宋代古城墙自台下逶迤而过。因坐落于山顶,以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辛弃疾曾在郁孤台上,想着千里之外沦陷的国都,“借水怨山”,写下这首《菩萨蛮》。

【古琴台】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抚琴。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古琴台,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的发源之处,又名俞伯牙台。据说两人在此相遇,后人为纪念伯牙和子期之间的深厚情谊所建。

【幽州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楼是指两层以上的大型建筑物。楼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位置。

代表建筑:

【岳阳楼】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纯木结构的岳阳楼,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仅靠木制构件的彼此勾连。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

【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此楼原本是军事上的瞭望楼,因时有鹳雀栖息而得名。复建的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重屋为楼,四敞为阁。阁四面皆有窗,且也设有门,四周还都设有挑出的平座,供人环阁漫步、观景。

代表建筑:

【滕王阁】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滕王李元婴共修建了三座“滕王阁”,其中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由于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而为世人熟知。


【晴川阁】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晴川阁与黄鹤楼隔江相望,不仅如此,“晴川”二字也是来自于诗人崔颢的诗句《黄鹤楼》中。


【蓬莱阁】

蓬莱无限风光好,

仙阁回眸更壮观。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蓬莱阁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是一处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结晶的古建群。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其“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享誉海内外。(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与亭相似,同是供游人休息、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美景的地方。多置于高敞或临水之处,用作观景的小型单体建筑。


代表建筑:

【与谁同坐轩】

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 。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扇形的轩、扇形的窗,独特的与谁同坐轩是苏州拙政园中的经典建筑,名字取意自苏轼的《点绛唇· 闲倚胡床》。


【竹外一枝轩】

江头千树春欲暗,

竹外一枝斜更好。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位于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名字取自宋苏轼的《和秦太虚梅花》。(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多指水榭,是临水而建,供人们休息、观景的建筑。依靠周围景色建榭,且平台的一部分伸出水面。

代表建筑:

【水心榭】

飞角高骞,虚檐洞朗。

上下天光,影落空际。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此榭建于下湖和银湖之间,跨水为桥,上列亭榭三座,南北为重檐四角攒尖式方亭,中为进深三间重檐水榭。

【流徽榭】

三面临水,碧水如镜。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流徽榭的设计十分独特,初建时,陵园工程师顾文钰大胆地在卷棚式的白色亭顶上覆以乳白色的琉璃瓦,加上红色立柱,形成美不胜收的水中倒影。(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廊是连接两个建筑物之间的通道。上有顶棚,以柱支撑,用以遮阳、挡雨,便于人们游走过程中观赏景物。

代表建筑:

【颐和园长廊】

穿堂绕殿入长廊,

彩画亭阁竞吐芳。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颐和园长廊不仅是因为“最长的廊”而闻名,更因为梁枋上精美的14000余幅彩绘,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拙政园水廊】

芭蕉笼碧砌,

台榭绕群芳。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位于园西部与中部交界处的一道水廊,依水而建,蜿蜒起伏。因随着池水而高低起伏,被称为波形水廊。(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似船而不能划动,故而又称之为“不系舟”。仿照船型而造的一种建筑,大多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代表建筑:

【颐和园清晏舫】

清艳荷香引轻燕,

情湮晴烟。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原本的中式舱楼,依照慈溪太后之意,改为了西式。并取“河清海晏”之义,称之清晏舫。

【狮子林石舫】

柳絮池塘春暖,

藕花风露宵凉。


(Y)中华古建风光,最美还看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 陶声依旧 - 陶声依旧

 

    水泥、铸铁栏杆、彩色玻璃等等,融合西方园林文化的特色,正是狮子林区别于其它古典园林的独特“个性”。

    这些休憩赏景的建筑,本身也是一种风景。古人用匠心,让每一座建筑的价值,都不只停留在实际用途。

  评论这张
 
阅读(58)|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